2023年最吸引人的投资主题,除了人工智能外,就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概念了。那么“中特估”主题的基金都有哪些,投资逻辑是什么,基金经理的投资观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中特估”主题基金都有谁?
1、指数基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过指数基金(含ETF)是投资“中特估”概念的一种方法,投资者可以寻找带有“央企创新”、“央企结构调整”等字样的指数基金及ETF。
例如:招商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首发)、华夏中证央企ETF联接等基金。
2、主动管理基金:
首先,投资者可以观察基金名称中带有“国企”字样的基金。
例如:景顺长城国企价值基金(首发)等。
其次,投资者也可以观察名称中带有“红利”字样的基金。比如,中欧红利优享、中信保诚红利精选等。
另外,投资者可以观察一些投资和国企相关指数相关度较高的基金经理。
这些基金经理包括:景顺长城的鲍无可、工银瑞信基金的杨鑫鑫、诺安基金的韩冬燕、嘉实基金的谭丽、融通基金的范琨、工银瑞信基金的张宇帆、大成基金徐彦、中泰资管的姜诚、长盛基金的王宁、大成基金的韩创等。
“中特估”主题基金的投资逻辑
大成基金韩创
当下国资委对央国企的考核更加突出盈利质量,从2019年的“两利一率”(即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的考核,已经变成了“一利五率”(即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在这种突出盈利质量的考核下,央国企有望走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具体挖掘机会方面可以关注三个方面,首先,在股权激励方面,2020年以来,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处于高位,这些激励的效果有望持续落地,产生效果;其次,可以关注分红,持续增长的分红有望产生投资机会;还有,国企改革中的资产重组有望有序推进,这其中可能有对应的投资机会。
博时基金赵云阳
宏观层面,经济复苏预期逐渐兑现,1 季度权益市场,中小盘和国企类资产表现突出,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流动性方面,国内持续保持相对积极的货币政策。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上相对性价比较好的位置,当前 A 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过去两年 A 股市场整体有所调整,估值水平已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预期调整,而中央企业整体估值处在历史相对底部位置,稳增长相关和数字经济相关板块占比较高。从均衡配置的角度考虑,可以持续关注质地优良的低估值央企资产。
诺安基金韩冬燕
在行业走势上,从中长期产业结构变迁趋势、产业发展空间和行业景气度等角度考量,消费制造、数字化时代中的科技运用和新能源等依然是中长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特别是在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大发展是“数智中国”的规划需要,推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也是产业结构发展演变和优化的客观必然。2023年1季度,在权衡长期和短期后,我们在科技、消费和新能源等代表未来的行业方向上进行了相关配置,在科技大方向中对通信运营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物联等相关细分领域进行了重点配置,从微观的、长期的角度精选能符合我们长期收益率预期的优秀中小市值个股。
嘉实基金谭丽
这一切不改变我们投资的方法论,就是寻找具有性价比的个股,同时跟踪外围环境变化对个股基本面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定价,在价格具有安全边际的时候买入,长期持有,等待收获。我们认为整体市场估值不高,但基本面缺乏强力的经济周期支撑或者重大的产业趋势引领,且过去几年的高景气资产需要面对ROE下行的周期,股价大概率也会持续调整以消化高估值,因此预计今年市场仍将以结构性行情和个股性机会为主,企业盈利增长是股价的核心驱动,如果企业盈利增长较弱,那么主题投资会比较活跃。组合管理上,我们适当减少对银行的配置比例,目的是让组合更加均衡,补充一些不对经济复苏有强依赖的个股,希望通过个股的经营周期来获得收益,但同时我们保持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全年来看,地产复苏带动的经济复苏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事件。
融通基金范琨
2023年1季度我们主要持有数字经济为代表的运营商、高股息相关资产、以及一部分AIGC产业链相关的光模块和影游相关标的。做此配置的主要想法是基于经济从疫情和地产景气低谷中开启弱反弹的背景下,2022年11月到2023年1月复苏主线演绎较为充分,强复苏的预期过于苛刻,价值+高成长在这个背景下是性价比更高的组合。
中泰资管姜诚
价值投资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价值会随着时间增长,而非随着利润波动。所以在海量信息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长期因素,淡化短期因素。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因素,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把握去捕捉到它带来的投资机会,但可以尽量回避它带来的伤害。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尽可能好的资产,是我们的投资目标。好资产的标准是活得久、站得牢、竞争优势维持得长、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以及在好的公司治理加持下能够把长期利润转化为诱人分红。所以,我们会一如既往,不去猜测和追逐市场热点。
关键词: